海口江东新区三组团共生、共荣、共享的未来城市
时间:2020-10-20
导读
海口江东新区位于海口南渡江东岸,新区总规模298平方公里,定位为“三区、一中心”的集中展示区。《海口江东新区三组团(国际综合服务组团、国际文化交往组团、国际高教科研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划总范围约53.55平方公里,以落实海南自由贸易港国家战略为前提,以《江东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为依据,以建设未来城市为目标,以规划实施统筹为抓手。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海南分公司积极应对新时代城市规划工作的新变化、新要求,充分发挥在地服务的优势,在规划编制、辅助管理、建设实施等环节全面配合地方政府推进新区建设,并逐步积累“全过程”规划建设管理的创新实践经验。2019年6月,项目组启动控规编制,2020年6月15日,规划编制成果由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审批通过,并得到多方专家的一致肯定。
1. 践行未来城市“共生、共荣、共享”的规划理念,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制工作控规充分落实了江东新区总体规划要求,强化“共生、共荣、共享”建设理念的落实与创新应用。
1.以共生为基础,营造比肩全球的生态环境。规划落实生态优先理念,以人和生态自然和谐共生为愿景,以“江东水城”作为生态建设目标,结合内河水系廊道与自然低洼地营造水城自然生境格局;以漫游绿道链接内外生境,激发城野生态的交融渗透;围绕滨江地区及内河水系营造世界级公共开敞空间,并创造更为丰富的水城游憩体验;创新提出低碳社区建设模式与管控要求,引领全新未来生活方式。
2.以共荣为目标,引领新时代的空间集成。规划以共荣为目标,促进产业、城市和乡村共同繁荣发展;充分利用自由贸易港“1+N”政策体系,分阶段谋划自贸功能服务平台与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更具活力的产城融合社区,结合海南本地气候特点与文化脉络,打造更具识别度的城市地标区域和特色文化环境空间;用好农村“三块地”改革的制度创新,在村庄更新安置、都市农场建设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3.以共享为核心,创造全时全季的归属生活。规划落实“人民城市”的建设目标,保障城市居民和产业人员共享公共服务,强化“产业——城市——服务”融合的均好布局,以1-3平方公里规模划定出城市创新单元,延续新区“窄路密网、开放街区”的建设模式,结合城市绿道网络合理布局“三生”功能;在单元内分散部剧各项居住、生产功能,形成功能平面混合;建筑内引导商业文化等公共功能在低层分布,居住、商务等功能在高层分布,实现功能立体混合,营造多样化共享社区;立足未来科技应用场景,统筹新基建布局,并通过规划建设管控引导创新组团智慧生息网络。
(弹性单元示意图)
二、配合地方政府提供全过程技术咨询服务,高水平推进规划统筹与建设实施工作
1.由规划编制转向实施阶段,一体化统筹推进新区项目建设。为更好地推进控规实施、统筹近期项目落地建设,项目组首先统筹谋划征拆安置、五网及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统筹公共服务类政府投资项目的选址和建设;围绕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产业,引导社会投资项目选址落地;统筹调配农用地转用指标,提前谋划年度土储和供地计划。按照规划,三年内分时序推进滨江、滨海、临空、高教四大重点区域建设,整体涉及23个创新单元,项目组梳理出203个支撑保障类项目,67个配套功能类项目,加快推动江东新区成型、成量、成样。
2.发挥在地服务优势,配合新区管理部门提供长期咨询服务。项目组自2020年3月起,长期参与新区日常建设管理工作。先后负责撰写技术回文90余次,提供设计条件50余次;参与各类高级别会议90余次。针对实施建设中的问题提供技术服务和规划指导,包括控规局部调整优化、工程项目技术协调、储备地高效合理使用、项目审查制度建立等方面。确保整体系统合理,确保新区新建项目平稳有序建设。
3. 牵头参与规划设计工作营,提供多项专项设计总体技术统筹。项目组作为规划设计工作营的技术统筹协调牵头人,结合地方政府的实际需求,与海南本地专业设计机构协同配合,同步开展了新区竖向及排水系统方案设计、新区水系建设方案报告,新区道路交通工程方案设计等多项专项设计工作。项目组目前共参与设计机构的技术统筹协调对接会60余次;参与项目咨询审查10余次;承担临时性技术论证评估30余次。系统性解决了新区在水系、道路、市政管网等建设项目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得到管理部门与各项目业主、设计方的一致认可。
结语
本次海口江东新区三组团控规编制与实施统筹工作,是对新时期规划工作转型方向的一次有益探索,是海南分公司对在地服务工作内容的一次大胆尝试,更是在全院、全公司支持下的一次创新实践。规划有界,但未来却有无限可能,让我们继续不负韶华,砥砺前行。
本文来自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微信公众号,是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2019年度规划论谈”系列报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