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自由贸易港与东南亚进行交流合作的4项建议
时间:2020-09-30
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下,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点要做的事情之一是加强与东南亚各国的往来贸易,努力在某些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促进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关系发挥特别作用。海南自贸港企业入驻公共服务平台为大家分享下专家提供的四点建议:
1.以融入RCEP为重点,努力使海南自由贸易港成为深化中国和东南亚各国合作的重要枢纽。 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不仅为中国企业扩大国际市场创造重要机会,也为东盟企业利用海南自由贸易港共享中国大市场、促进疫情后经济复苏提供重要平台。
建议有关部门尽快提出把海南自由贸易港作为中国和RCEP其他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示范区的建议。 特别是在RCEP正式签署的政治声明中增加“我们关注海南自由贸易港促进区域合作的作用,欢迎区域内各方共同参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表述。
2 .以推进相关产业项下的自由贸易为重点,把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成中国和东南亚地区市场的连接点。
(一)引导国内数字经济企业通过海南自由贸易港和东南亚各国数字经济企业建设数字产业发展联盟。 利用区块链等技术合作建设区域数据交易服务中心等。
(二)以邮轮旅游为重点推进海南和东南亚泛南海旅游经济合作圈的建设。 建立海南东南亚岛屿邮轮旅游联合体,推进客户共享和互配、邮轮航线共同营销等。
(三)全面开展海南和东盟地区之间的热带农业项目自由贸易,加快农业市场双向开放、技术合作、标准对接、监督管理合作等进程,双方企业互相建设工厂,支持双方投资,共同养殖、加工、包装建议在海南建设国际热带农产品期货交易所。
3 .以人员流动便利化为重点,把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成中国和东盟之间的地区国际人文交流中心。
(一)市场需求增大,具备其他条件的,开放保姆等家政养老护理等劳务市场。
(二)是进一步扩大年轻人交流,为东南亚各国来华留学生学习、实习、就业开设绿色通道。
(三)加强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沟通合作。 例如,在海南建设面向东南亚各国的地区公共卫生风险管理信息中心、地区公共卫生应急联络中心、地区疾病预防控制高级实验室等,作为面向东南亚的地区公共产品。 以博鳌乐城医疗旅游先行区为平台,利用海南自由贸易港医疗健康开放政策建设区域性防疫物资生产、储备、研发合作基地。(4)建立多阶段民间交流机制。 例如,率先实现海南琼海郯门镇与马尼拉等渔民的沟通机制。 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智囊团和东盟智囊团的合作研究、学术互访、访问研究、研究者交流等。
4 .以完善支持政策为重点,使海南自由贸易港成为中国和东盟企业“引进”“走出去”的重要平台。
(一)鼓励全国有实力的企业在海南设立面向东盟市场的地区总部,享受“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的优惠政策。 对海南农业、旅游、数字经济、研发设计、教育医疗等领域企业对东盟的新直接投资所得,免除企业所得税。 在海南研究开发设计,对东盟国家生产、加工的产品,经过海南进入内地免除进口关税。
(二)推进松浦港等和东盟各港口之间的数据互联,积极与其他海关当局签订检验检疫相互认可协议,给该货物减少或优先接受海关检查等优惠。 逐步形成面向东盟各国的豁免检查目录,实现“企业自主声明规定期限提交提取检查”管理等。
(三)以服务业为重点制定面向东盟的企业差别化责任免除目录,允许东盟服务业企业在海南备案后提供相关服务,将标准差异造成的企业成本降到最低。 对自然人流动模式的服务贸易,实行服务业职业资格单向认可名单,放宽外籍人才出入境、居留停止、就业限制。
以上观点来源于迟福林,转载请说明来源
海南自贸港企业入驻公共服务平台 0898-68592420
最新政策解读http://qifu.hndca.com